曹子建见状,就没有急着将画收起,而是朝着对方问道:“淑芬,看你这表情,是对这手卷有什么见解吗?”
刘淑芬闻言,抬眸看向曹子建,道:“掌柜的,东坡居士的大名我听说过。”
“但是我觉得,这应该不是他的作品。”
“哦?”曹子建顿时来了兴致,笑道:“何以见得?”
“我从未在生活中见过如此生长之法的石头和竹子。”刘淑芬答道:“而东坡居士作为名家,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吧?”
听到这回答,曹子建就知道,刘淑芬对于所谓的文人画,根本不懂,这就笑着摇了摇头,道。
“淑芬,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曹爷,这话什么意思?”王伍不明所以的问道。
“就是文人作画,看画的像不像,这个标准太低了,简直和孩童一样幼稚。”曹子建解释道。
“啊?”刘淑芬一脸尴尬道:“掌柜的,我说错了嘛?”
“不算错,但也不对。”曹子建答道:“确实,在华国古代,对于绘画,一直都十分注重写实。”
“你画的越细画的越像,像照片一样才好。”
“这种重形似的绘画风格到了宋代的时候,更是到了登峰造极之处。”
“像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那幅画以高度写实的画法,描绘了北宋都城边梁的繁华景象。”
“但....”
说到这,曹子建语气一顿。
“东坡居士的画作,却是反其道而行。”
“他对于绘画,可以说是一笔草草,不求形似,反而注重神似和意境。”
“这给后来的华国书画家开了一个无尽的法门。”
“乃至到了元朝,明朝,清朝,文人画反而逐渐压倒那种形似画,成为主流。”
“这就是东坡居士的伟大贡献。”
“是淑芬孤陋寡闻了。”刘淑芬听完之后,忙道。
“很正常,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全知全能。”曹子建摆了摆手,这就着手将那幅手卷给收好。
而后,打开了第二幅。
这是一幅水墨绢本立轴画。
长约一米二左右,宽50公分。
所画之物为一株枯木,一块怪石,外加怪石之后的几株或高或矮的竹子。
同样没有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