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想到,第二天,孩子不见了。急得秦家不得了,还惊动了先皇。下令帮着找孩子,当时还关了三道城门,只留了一道城门进出,是以为孩子被人拐了。”
“结果,到中午的时候,舒太傅的大儿子,就是舒大先生到了秦国公府,说是孩子在他们家。而这孩子是自己一路问着人,问着路找到了舒家。”
“然后还有礼有节的跪在舒家门外,说是要来拜舒太傅为老师,他要学,就要跟着祖父说的最好的先生学习。”
“当他到舒家的时候,其实京城都开始找这个孩子了。而舒家离这边的正街这些远,根本没听说城里在找孩子。”
“而且舒太傅父子三人都到了学院里上课去了。家里的太夫人她们听门房说,外面跪了一个三岁小孩子,看着身着锦衣,应该是哪家的公子。说是来求学的。”
“舒太夫人忙叫人领了进去,结果进去后才知道,这个孩子是一个人来的,连个丫头小厮都没有。”
“而且这小子很犟,还很聪明,没见到舒太傅,他连自己是哪一家的人都不说,太夫人觉得不好,怕是人家家里孩子走丢了,会很着急,就让人上山把书院里的太傅给请了回来。”
“舒太傅回来后听说了这件事,很是惊讶,还当场就和孩子说起话来,发现这个三岁的孩子说话头头是道。还一点儿不掉坑。知道是个聪明的娃。但自己不想收弟子的。所以还是问他是哪一家的。”
“但忘川当时就说了,舒太傅要是不收他为弟子,他就不说,而且还要一直跪着。”
“最后太傅同意了。着实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