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恭喜宿主麾下士兵斩杀敌将一人,斩杀敌军3569人,系统奖励大唐军神李靖,系统重新植入李靖的身份为程咬金好友,父母双亡且天资聪慧,自幼研习兵法,目前正在与程咬金一同前来投奔宿主!”
李靖(公元571年-公元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李靖出身陇西李氏丹杨房,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后转仕唐朝,随秦王李世民进击王世充……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并招抚岭南诸部……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起在北疆抵御东突厥入侵,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以定襄道行军总管总统诸将北征,以精骑三千夜袭定襄,使颉利可汗部惊溃,又奔袭阴山,一举灭亡东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阴山北直斥大漠……
因功拜尚书右仆射,封代国公,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以足疾告退,同年再获起用,统军西破吐谷浑,后改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晚年多病,阖门自守,不预政事,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列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岁,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昭陵,唐肃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
晚唐以后逐渐被神化。后晋时追封“灵显王”,到南宋时累封为“辅世灵佑忠烈王”……
李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史家赞道:“近代称为名将者,英、卫二公,诚烟阁之最。”……
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着有《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多已失传。世传其与唐太宗论谈兵事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析理透辟,特别是对孙武兵法思想的析论,对后世影响甚大……
李靖在北周武帝天和六年(公元571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
李靖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取富贵,何必做一个读书人。”……
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摩着他说:“可与之讨论孙吴(指春秋战国时期名将孙武、吴起)之术的人,只有你啊。”……
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他的官职虽然卑微,但其才干却闻名于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室重臣杨素也抚着坐床对他说:“你终当坐到这个位置!”……
大业(公元605年-公元617年)末年,李靖任马邑(治今山西朔县东)郡丞,在李渊帐下和突厥作战……
这时,反隋暴政的叛乱已风起云涌,河北窦建德,河南翟让、李密,江淮杜伏威、辅公祏等领导的三支主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涤荡着隋朝的统治,身为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渊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而动,李靖察觉了他的这一动机,于是伪装成囚徒,前往江都,准备向隋炀帝告密,但当到了京城长安时,关中已经大乱,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
不久,李渊于太原起兵,并迅速攻占了长安,俘获了李靖,李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在临刑将要被斩时,大声疾呼:“明公兴起义兵,本是为天下除去暴乱,怎么没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李渊欣赏他的言谈举动,李渊之子李世民赞赏他的才识和胆气,因而获释,不久,被李世民召入幕府,用为三卫……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建唐称帝,即唐高祖,高祖即位后,册封李世民为秦王,为了平定割据势力,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靖随从李世民东进,击灭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参见洛阳、虎牢之战),以军功授任开府,从此,李靖开始崭露头角……
当进击王世充的战役打响不久,盘踞在江陵(今属湖北)的南梁萧铣政权派舟师溯江而上,企图攻取唐朝峡州(今湖北宜昌)、巴、蜀等地,被峡州刺史许绍击退,遂退守安蜀城及荆门城……
为了削平南梁萧铣这一割据势力,李渊调李靖赴夔州(今重庆奉节)平定萧铣,李靖奉命,率数骑赴任,在途经金州(今陕西安康)时,适遇蛮人邓世洛率数万人屯居山谷间,庐江王李瑗进讨,接连败北,李靖为李瑗出谋划策,一举击败蛮兵,俘虏甚多,于是顺利通过金州,抵达峡州,这时,由于萧铣控制着险塞,再次受阻,迟迟不能前进,李渊却误以为他滞留不前,贻误军机,秘密诏令许绍将他处死,许绍爱惜李靖的才干,为他请命,李靖这才免于一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