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藩镇割据,所以藩镇们自身就必须要维持一定的战斗力,否则就不能存续下去,至少不能比较快活地存续下去——对于边境而言,这也确实不能完全算是一件坏事儿。
固然可能有临近边疆的藩镇勾结外族,养寇自重等等,但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干掉其他藩镇、让自己夺取天下的把握,所以基本上也不会把外族放进来,嗯,在当今的局势之下;
而藩镇又有战斗力,所以也能打得过那些外族。
又因为藩镇割据,藩镇们彼此根本不是一条心,而是可能结盟、可能敌对、可能对着对方的地盘和人口以及财富都在流口水,所以,藩镇自身也不敢没事儿就对朝廷宣战,干掉朝廷自己上。
因为,他们不能保证自己能打得过其他藩镇;也不能保证,自己手下的士卒愿意一直跟着自己而不倒戈——即便觉得朝廷是个软柿子,士卒们愿意去打;但是面对其他藩镇呢,他们还愿意吗?
别到时候自己的人头先没了。
所以,在由盛转衰、急转直下之后,唐朝能够一直延续下来,还真是因为与藩镇共生了啊。
“所以,之前那个泾原兵变,也可能就是地方藩镇兵变,影响到了朝廷,还导致唐德宗逃亡??”刘据在一旁思考道。
他现在已经有八成的把握,泾原兵变绝对和藩镇脱不了干系:“可能,是唐德宗想要对地方藩镇动手,结果没能控制住?”
刘彻点头,确实很可能是如此。
即便这个泾原兵变的士卒,不是与朝廷对抗的那个藩镇,那也肯定是和朝廷打算削减藩镇这方面有关。
别的不说,能逼迫皇帝出逃,那这些士卒就能够攻入长安,或者本身就在长安之中——除非皇帝,唐德宗本人自己不知道发什么疯,跑出了京城去了某个地方。
而朝廷和藩镇达成了一定的默契……说不定,还就是因为唐德宗试图对藩镇动手而不成功后,才达成的结果。
“那完全不听从不理会朝廷,除非自己有事情的藩镇,就是当年安禄山起兵的那个河北三镇?”刘据又道。
刘彻对于刘据的这个结论同样是认同的:“即便不是,也相去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