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后的日子里,楚孝文从大队和学校里了解到,这次开挖“红旗河”确实是一项大工程。原来是县革委会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利用冬季农闲时分,组织全县十万青壮劳力,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这条准备开挖的红旗河位于祥城县北部平原,原名为牛头河。为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挖土筑南旺湖堤的一道取土塘,为南旺湖洼的主要排水河道。1975年开挖后以形势命名为“红旗河”。
红旗河西起祥城县黄垓乡金庄村北,于梁宝寺镇刘长营转向东南,于万张街道狄搂村北入赵王河,再连接京杭运河。全长21.1公里,流域面积143平方公里。河床宽72米,深5米,为长流河,红旗河是那个激情年代开挖的一条重要水利工程,红旗河开挖后,我们老家一带,也就是当年的南旺湖周边土地在没有任何水患。
二别娶媳妇接亲还是按原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腊月初七一大早,楚孝文就和一帮年轻人,坐上生产队里的大马车,准备去迎亲。马车都重新布置了一番,大车上下、里外都刷的干干净净,车厢用苇席搭了个棚子,前后都吊着新棉被挡风,三匹马脖子上也都挂上一串铃铛,前面系着红布,很是威风。二别穿了一身新衣裳,坐在车棚里面,还有一个本家小男孩,抱着一个装着一只大红公鸡的鸡笼。几个小伙子,也都穿上整洁的衣服,有的准备一路燃放鞭炮,有的在经过桥梁、转弯的时候随时下车张贴写着“青龙”二字的红纸条。
一行两辆马车出南门,燃放鞭炮启程向南,然后右转西行,大伙儿一路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不大一会儿就来到二别媳妇娘家的村子,----接骨张大队,在村口稍停,燃放一挂鞭炮,放几个震天雷,告诉亲家,我们要进村了。
然后就赶车进村,新郎官下车步行前面引路。一边走,一边有年轻人不住的燃放鞭炮。直到快到二别岳母家的时候,走过来一群接亲的队伍,把我们围了起来,分别寒暄着接到家中堂屋,坐下,一人负责倒上茶水,每个人面前放一杯茶叶水,一边陪着迎亲的队伍说着闲话。另一个有些年龄的男人便安排一群小伙子抬着嫁妆,包括家具,被子,衣服以及床上用品先行出发了!这个时候,新媳妇也一身盛装喜服,在娘家嫂子的陪同下上车了!外面门口更是鞭炮齐鸣,欢声笑语一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迎亲的队伍和娘家的重要客人一起说着闲话,彼此寒暄问候,也说起彼此相识的熟人。大家在一起看似随意,说说笑笑,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实际上都很拘谨,双方都没有吹牛说些不着边际的大话,甚至面前的茶水也没有怎么饮用。
等一位年轻人走进来,在一位年长者耳边说了几句话,那位年长者便站起身,和大伙说,“新媳妇都准备好了,马上可以出发了,你看也没有好好喝点水,怠慢了大家,不好意思啊!”迎亲的众人也都站起身,客气几句。孝文一直跟着大伙儿,也没有说什么话儿,就是感觉刚才说话的那人应该是二别岳父那边重要的亲属,或是接骨张大队的领导干部。
大家就陆续走出院子,让迎接新媳妇的马车先行在前面,车上也多了一位小男孩,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还系着红绳。然后迎亲队伍和接骨张大队送亲的众人分别坐上两辆马车,出发返回楚营大队。来迎亲接媳妇的是两辆马车,等返回楚营的时候是三辆马车,接骨张大队又加入一辆马车。三辆马车排除队伍,一路鞭炮齐鸣,大伙儿说说笑笑返回楚营。三辆马车进西门,从另外一条大街来到二别的家门口。
一个年轻小伙从房顶上开始燃放长长一挂鞭炮,还有人从房顶上抓起一把喜糖、晒干的红枣、炒熟的花生之类撒下来,引得一群孩子争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