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整个警察局开始了对这个电台的重点监控和排查。但是,每次都找不到这个电台。
这个电台的使用习惯跟特务以往的活动完全不同,没有固定时间发报和接收,也没有固定地点。
每次发报的地点都是随机的,警察局都派出了点播测向车,还是没有找到这个电台。
这就让整个局里都很是紧张。
这不,把所有的派出所都叫了过来,一方面是在辖区排查,一方面是要注意路面的防控。
监听部门还发现了几次,这个电台的发报就是在白天进行的。
用局长的话来说,嚣张,太嚣张了。
领导任务的各个所长自然是回去安排任务了,争取能在这个任务中拔个头筹。
其实这次会议的内容很是简单,总结起来就是敌特活动依旧猖獗,下面所有人要行动起来拉网调查。
张帆让刘副所长过去把整个卷宗抄写了一遍,主要是这个案子有些复杂,单靠脑子记忆,有些细节记不清楚,只能把卷宗抄写一遍,回去还要慢慢研究。
回到派出所,张帆又召集派出所的骨干力量再次开了了会,情况介绍了一下,让大家研究一下卷宗,本来还想让大家谈一下看法的,估计是大家刚刚看到这个案子,都没有什么想法,那就只能用土拌饭了,拉网式调查呗,张帆还让人通知了街道居委会,让那边在入户调查和街面巡查的时候也注意一下行为不正常的人。
可是,这好像应该并没有什么大用,防特反特的工作,所有的部门都一直在做,如果这种办法能够找到这个电台,估计也早就找到了。
只是目前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头绪,就先这么办吧。
会议结束之后,张帆带着卷宗回到办公室,他准备仔细看一下这个案子,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卷宗上的记录也很是简单,就是电台检测部门发现了一个旧电台的重新启用,通过定向的测位,发现这个电台的活动没有规律,也没有固定地点。
东南西北的,各个地方都有这个电台活动的痕迹。
而且,时间上来看,大多集中在白天,或者说,所有的发报时间和接收时间都集中在上午十点到下午六点。在精确一些,通过对检测到的十五次电台启用时间来看,时间都是在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五点到六点半,这三个小时的时间之内。
至于发报地点,张帆没有什么想法,这哪里都能发报,说明发报人员是在四处移动的,并没有固定的居住地,或者说没有固定的据点。
那么这个发报时间就很是耐人寻味了,大部分的特务电台的发报时间都是集中在深夜的,因为只有那个时候大家都在休息,所以,这会发报不会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可是这个电台确实在白天发报,而且时间都是集中在午饭和晚饭之前的一个半小时时间。这个时间大家都是在忙活着的,如果真的有人在这会发报,会很容易被人发现的。可是特务就是选择在了这个时间发报,并且十几次的发报都没有被发现。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电台的发报员,是做什么工作的?这是张帆想到的问题。
如果这个人没有工作,那么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个人是一个家庭妇女,所以不用上班,这样就有大把的时间来进行电台的工作。可是,根据卷宗记录,通过监听组的情况分析,这个发报员无论是发报手法,发报习惯,发报中出现错漏的情况等等来进行分析,这个发报员大概率是个成年男子。所以,这种情况基本可以摆出。
那么第二种情况,这个发报人员是个男的,那大概率就是一个社会闲散人员,可是,如果是成年男性的社会闲散人员的话,就一定会在街道居委会以及派出所是挂上名号的,这个时代对于男人的工作情况还是十分关注的,一个成年男子不工作,那平时在干嘛,对于他的关心自然就会特别一些,因为这就是破坏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可是,到现在还没有抓到这个人,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也就很低。
那么,如果这个人有固定工作,那么什么工作可以让这个人在午饭和晚饭前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在工厂企业或者正规的单位上班,这很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些单位的下班时间都是要十一点半了,晚上更是在五点半了。怎么可能有这一个多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呢。
那么这个人是做什么工作的?
张帆在自我进行着头脑风暴,不断的发散着自己的思维。他首先想到了厨子,如果这个人是个厨子的话,那么就可能会在饭点之前要到供销社之类的地方进行食材采购,这个时间也就是这个人可以单独活动的,张帆想到这点,就在纸上写下了厨字。
不过,很快,张帆又把厨子两个字划掉了,改成了饭点。因为,很多饭店的采购并不是厨子在做的,而是由学徒人员或者专门的采购人员在进行的。
这个人还不可能是大型企业的食堂工作人员,因为大型的企业食堂采购,都是由采购科根据采购任务按月度进行完成的,并不存在每天的采购项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这个人真的是个饭点的工作人员的话,那就只可能是一些小饭店或者曾经的个体饭点工作人员,这些地方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基本都是当天采购的,这就有了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
想到了这些,张帆在饭店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圈。
另外,张帆还想到,这个人还有可能是进行什么走街串巷工作的,这会全国都已经进行了公私合营,那种走街串巷的货郎,已经完全不存在了,所以,既然这个人是有工作的,那么就是这个工作性质就是走街串巷的。张帆想到了一个职业,废品收购员。
做这个工作的人员,也是每天都有走街串巷的,并且这些人的活动时间也基本都是中饭和晚饭之前,因为这个时候各个家里的人,他们的主要活动也就是收拾屋子,准备做饭或者做些其他的事情。
就因为这个,很多废品也都是这个时间段被清理出来,需要卖出去的。
想到这个,张帆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个废品收购员无论是时间还是活动范围好像都很符合这个电台发报员的活动轨迹啊。
张帆又在纸上写下了废品收购站几个字。
张帆就这样想来想去,最终也就想到了这两个方向。
主要是,这个年代,想要有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真的太难的。
如果是家庭妇女,还是有可能的,那些在家里的大妈,小媳妇们,每天都有大量的时间。可是,如果是个男人的话,可能性就很少了。
毕竟,这个时代,基本没有女人出去工作养家,男人在家里照顾家庭的事情。
张帆正在玩笑的想着,这个时代每天都在提倡着男女平等,可是很少出现软饭男的时候。
他又想到了一个情况,如果这个发报员是个残疾人呢?
一个成年的残疾男子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不工作了,也不会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还拥有足够的时间。
如果这个人是个残疾人的话,肯定不会影响行动的残疾,毕竟活动范围这么大,残疾严重的不可能进行,另外,也不可能是双手残疾的,毕竟还要发电报。
所以,张帆想来想去,这个人可能是单腿或者单手的残疾。这样既可以不用工作,又有大量的时间和这么大的活动轨迹。
张帆想到这个,又在纸上写下了单腿或者单手残疾的人。
看着纸上写下的三个方向,张帆点点头,感觉自己思考的已经比较全面了。
这个四处发报的人,应该就在这三类人之中。
张帆赶紧把老赵和小李叫了过来。
三个人又研究了一会,查缺补漏的,就决定在辖区内,按照这三个方向开始排查。对辖区内的所有饭店,废品收购站进行一次彻查,至于残疾人的排查工作,就交给了街道居委会。
因为这类人群是需要社会救助的,所以,街道那边的资料会更加全面一些。
商量好了之后,两个副所长简单分工,就各自出去忙活了。
想了这么多,张帆有些美滋滋的飘飘然,感觉自己已经聪明绝顶了,不仅把范围缩小了很多,还已经确定了调查方向。
张帆已经开始yy自己抓到特务,被局里表彰的情况了。
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第二天,下午,两个副所长回来报告。
第一个饭点,基本可以被排除了,因为,这些进行了公私合营的饭点,也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不像以前的个人产业的时候那样工作了,也是跟国有大厂一样,有固定的人员进行上门送货。
也就是说,这些饭店的工作人员也不用出去购买物资了,都是有专门的人送过来的,而且也是每个月固定时间送过去,并不是每天都送的。
第二个废品收购站,也基本被排除了,废品收购站的工作模式是,一个废品收购站负责一个片区的废品收购,就跟派出所一样,就是管理这一片的工作。在废品收购站的工作人员也是这样,每个人都被分配了一个固定的地区。比如一个人被分配在了南锣鼓巷进行废品收购,那么他就固定的在这里进行收购,是不能去其他地方收购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购任务,如果你跨地区进行收购,就会影响别人的工作任务,这是不被允许的。
所以,就算这个人在废品收购站工作,也不可能在多个地方进行随时随地的发报。
嗯,张帆这个小机灵鬼的两个主要方向,都随着调查被排除掉了。
最后一个,残疾人的方向,居委会那边也传回来了消息,基本没有可能。因为,按照现在的政策,只要不是完全瘫痪在床的人基本都要进行劳动的。
如果是张帆猜想的那种单手或者单腿残疾的话,这部分人基本都在街道的企业做事呢,糊纸盒之类的工作。
所以,就算这个人是个残疾人,也不会有这么充足的时间进行作案。
额!
昨天还斗志盎然的张帆同志,这会就被现实给直接ko了。自己的三个猜想,本来自己还觉得有理有据,结果,这才一天,就被现实排除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个人又在办公室里讨论了一会,还是没有什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