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荆轲刺秦:舍生取义,慷慨悲壮

为了确保刺秦计划的成功,太子丹还为荆轲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这把匕首是赵国名匠徐夫人所铸,锋利无比,见血封喉。太子丹还为荆轲挑选了一位勇敢的助手——秦舞阳。秦舞阳是燕国的勇士,他十三岁就杀过人,人们都不敢正眼看他。

小主,

四、易水送别

荆轲带着樊於期的首级和督亢地图,准备前往秦国。太子丹和燕国的百姓们都知道,荆轲此去凶多吉少,但他们也明白,这是燕国最后的希望。

在易水河畔,太子丹和燕国的百姓们为荆轲举行了一场悲壮的送别仪式。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慷慨激昂,充满了视死如归的决心。

在场的众人无不被荆轲的勇气和决心所感动,他们纷纷落泪。太子丹也泪流满面,他对荆轲说:“荆卿,燕国的命运就托付给你了。希望你能够成功刺杀秦王嬴政,为燕国百姓带来和平。”荆轲坚定地回答说:“太子放心,荆轲此去,定不辱使命!”

易水送别,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经典的场景。它展现了荆轲的视死如归和众人的担忧与敬佩,也体现了燕国百姓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团结和勇敢。

在易水河畔,秋风瑟瑟,河水滔滔。荆轲身着白衣,头戴白冠,腰佩宝剑,面容坚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信念,仿佛在告诉人们,他已经做好了为燕国百姓牺牲的准备。

高渐离坐在一旁,击打着筑。筑声悠扬,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燕国百姓的苦难和荆轲的悲壮。荆轲听着筑声,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卫国,想起了那些曾经一起行侠仗义的朋友,想起了燕国百姓的苦难和期待。他知道,自己此去秦国,生死未卜,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觉得,自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如果能够为燕国百姓带来和平,那也是值得的。

五、入秦宫

荆轲带着秦舞阳等助手,踏上了前往秦国的征程。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秦国的都城咸阳。

咸阳城高大雄伟,城墙坚固,城门紧闭。荆轲等人在城门外等待着秦王嬴政的召见。他们心中充满了紧张和不安,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

终于,秦王嬴政同意接见荆轲。荆轲向秦王嬴政献上了樊於期的首级和督亢地图。秦王嬴政看到樊於期的首级,非常高兴。他对荆轲说:“你为寡人献上了如此珍贵的礼物,寡人一定会重重赏赐你。”荆轲趁机说:“燕王畏惧大王的威严,愿意向大王献上燕国的督亢之地。为了表示燕国的诚意,燕王特地派我来为大王献上地图。”

秦王嬴政听后,非常高兴。他决定在咸阳宫接见荆轲,接受燕国的献图。荆轲带着秦舞阳等进入秦宫。秦舞阳是燕国的勇士,他跟随荆轲一起前来秦国,协助荆轲刺杀秦王嬴政。然而,当秦舞阳看到秦宫的威严和秦王嬴政的气势时,他心中充满了恐惧。他的脸色变得苍白,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荆轲看到秦舞阳的恐惧,心中暗暗着急。他知道,如果秦舞阳的恐惧被秦王嬴政发现,他们的计划就会失败。于是,荆轲冷静地对秦王嬴政说:“北方蛮夷之人,从未见过天子,所以心中恐惧。请大王原谅他的无礼。”秦王嬴政听后,并没有怀疑荆轲的话。他对荆轲说:“你把地图拿过来,让寡人看看。”

荆轲慢慢地展开地图,向秦王嬴政介绍燕国的督亢之地。当地图展开到最后时,一把锋利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迅速拿起匕首,向秦王嬴政刺去。

六、刺秦时刻

图穷匕见,秦王嬴政看到荆轲手中的匕首,心中大惊。他本能地向后退去,试图躲避荆轲的攻击。荆轲奋力刺向秦王嬴政,秦王嬴政一边躲避,一边拔剑自卫。然而,由于秦王嬴政的剑太长,一时之间无法拔出。

荆轲紧追不舍,秦王嬴政在宫殿中四处逃窜。此时,秦宫的卫士们听到动静,纷纷赶来。他们想要保护秦王嬴政,但由于秦王嬴政规定,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携带武器进入秦宫。所以,卫士们只能徒手与荆轲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