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圣上口谕,赵平乱即刻入宫面圣。”
心中隐忧,仅仅只是因为王承恩忠于崇祯帝,可当前的局势也是赵平乱一手造成的,所以他也并不想预先提醒赵平乱一些什么。
毕竟没有什么交情,说多了反倒是丢他大内权宦的身份。
眼见赵平乱等人接下来的举动都是符合礼仪的,王承恩也有点不知道这赵平乱弄出这一出是为了什么?
特意上前扶起赵平乱,王承恩重新打量了一番这个年轻的国之栋梁,对于这个身高八尺的英武壮汉也愈发的满意。
或许,是因为太过于年轻的缘故,并不懂一些礼节,以至于怠慢了天子圣使。
只要赵平乱忠于崇祯帝,那么这些小细节都是可以被忽略的。
“赵大人,面见天子,不比战场厮杀,当收敛锋芒。”
瞬间起了爱才之心,王承恩连忙劝解几句。
这话也是点到即止,完全就是出于一种公忠体国的心思,更是出于对崇祯帝的忠诚。
只有赵平乱好了,崇祯帝才能好。
如此简单的道理,王承恩是最为了解的。
皇爷头上的每一根白发,都是因为忧思忧国而生,赵平乱能够挽狂澜于既倒,那自然能够为崇祯帝解忧。
“王公公对于圣上的忠诚,天可明鉴。
圣上有追比圣贤,为当世尧舜的雄心壮志。
不知,为何当今京营之糜烂,已经到了入骨三分的境地?”
听闻此言,王承恩只感觉有种像是被毒蝎子蛰了的感觉,浑身上下的肌肉全都不由自主的紧绷起来。
这小年轻,也太敢说了,也太能说了。
京营,这可是京师之中的一大顽疾,多少人想要在这上面做出一番文章,可是却无不铩羽而归。
当初以善于治兵闻名的李邦华,以治兵之功而晋升兵部尚书,最终就是因为整治京营得罪了太多的勋贵,以至于被弹劾罢免,最终削官还籍。
现在虽然被复起,但也是远离京师朝堂,可谓是郁郁不得志。
赵平乱一来就说这种话,提这种事,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赵大人,咱家知道您精忠为国,在战场上更是锐不可当,横扫闯贼如屠猪狗。
可是,京营之中的勋贵,在这京师之中犹如盘根错节的老树,彼此之间姻亲关联,庞大无比。
甚至还与当朝诸多大臣有暗中联络。
裙带盘桓,纠缠不清。
每年京营的军饷、军粮、军械,这都是一笔巨财。
就拿粮米来说,每年京营耗费粮米一百六十六万四千多石,就算按照盛世物价,也是一百六十余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