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封建社会哪有什么人人平等?

“圣上,成国公的府邸被烧毁,建奴的藏身地再次被烧毁,这两件事情接连发生,太过于怪异,也太过于巧合。

若说焚烧国公府,是为了将事情给闹大,在京师腹地闹出一场更大的政治恐慌。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不在所有人没有准备的时候,尽可能多的焚毁房屋,造成不可遏制的京师大火?

更进一步的去推测,为什么建奴不去寻找一个大风的夜晚,借助风势,大火燎原呢?

如此一来,烧毁的房屋够多,对咱们大明的伤害不是更大吗?

说句悖逆的话,若是能够趁机将整座京师焚毁,所造成的人心动荡,不是更大吗?

再者,建奴藏身地的陷阱,也太过于蹊跷了一点,既然是要毁尸灭迹,为什么不提前发难?

提前将所有的东西烧毁,那岂不是一了百了,不会给后续的办案留下更多的线索?

除了两处火灾的可疑性以外,现场被焚毁的大量尸体,也严重存疑。

一些被建奴杀掉的死人,又不会对建奴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会在两起火灾之中被焚毁殆尽?

这种刻意抹除尸体的行为,到底是不是为了心怀叵测的隐藏某些重大细节呢?

又或者说,出现在火灾现场的尸体,一定就是勋贵的尸体,难道就不能是平民百姓的吗?

再说一句影响勋贵团结的话语,如果建奴对于京师勋贵的手段,不止是灭杀,而是偷梁换柱的去做一些什么特别的勾当,又当如何?

所以,仅仅只是短暂的发现了几具衣着华丽的尸体,就匆忙的判定此处地点就是建奴奸细的据点,是不是太过于武断了一些?”

周延儒接连对火灾的发生进行质疑,这种质疑的方式虽然十分的僵硬,但确实直指赵平乱的七寸。

想要合理化一个刻意安排的结果,那么就需要用大量谎言去掩盖。

虽然周延儒的原始出发点不是如此,而是想要通过不断的质疑,让赵平乱疲于奔命,在各种刻意重复的话题之中生出破绽。

有了破绽,就能狂追猛打,说不定就能让赵平乱分寸大乱。

在没有彻底定性之前,周延儒的态度,就是能反抗就坚决反抗,决不能让赵平乱轻松过关。

党争么,从来就不看对错,只看立场。

现在就算所有的一切证据都在证明赵平乱是对的,周延儒此时也要胡搅蛮缠的将水给搅浑,使得赵平乱不能自证,不能自持。

面对周延儒此种胡搅蛮缠的犀利一击,赵平乱也不由得略显玩味的轻叹一声。

这周延儒的祖坟,埋得可真好,当奸臣的运势就是这么的坚挺强势。

“首辅,两场火灾,很蹊跷吗?

蹊跷在那里?

杀人放火、毁尸灭迹,人在犯案之后,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这个。

不管是那帮建奴想要毁尸灭迹,又或者仅仅只是为了引起京师的混乱,放火都是最好的选择。

除了放火以外,首辅大人还能想到什么其他的办法,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改变一片区域的地貌特性吗?

能够供人选择的破坏手段就杀人放火这几种,现在首辅大人却扣着放火的结果不放,强问一帮穷凶极恶的建奴到底为什么放火,这不是很荒谬吗?

这就好像是在询问,建奴在入关打草谷的时候,为什么要杀人放火一样。

一群歹人杀人放火,还有什么原因吗?

无非就是本性如此,所行放肆残暴罢了。

至于被焚烧的尸体是否是勋贵,若他们不是勋贵,这些勋贵难道要去投敌建奴吗?

用平民的尸体去冒充勋贵,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吗?

难道建奴癖好独特,喜欢悄悄的掠夺勋贵当奴隶吗?”

周延儒在诡辩,赵平乱此时看似在讲道理,其实也是在诡辩。

借由当前人类所能使用的大规模破坏手段有限为基础切入点,强行的模糊化建奴放火的原始动机。

在赵平乱的此番诡辩之下,一个穷凶极恶的建奴,想放火就放火,这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