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烟锁池塘柳,浪暖锦堤桃。

可见卢植在文坛上的地位。

随着卢植入场,这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到达了高潮,众人都期待着卢公能出佳作。

等到卢植正式打量起了这上联,不由得原本就皱着的眉头更添了几道皱纹。

这对联不只是蕴含五行,内藏意境,更是对文学素养有很深的考究,这显然是大儒之作。

看了看台上饮酒弹琴的王望瑾,卢植摇了摇头,断定此诗必非王望瑾所作。

但是他却是来对对子的,至于是何人所作,这等到自己对完对子再问询一二便是。

随着米粥的香气萦绕,已然是临近傍晚,但卢植却依旧没有写出满意的对子。

眼见王望瑾已经要离开了,卢植的学生便说道:“我看那台上之人,你这对子你可有下联?若是没有,就不要如此作为!”

“哦,看来这位公子是想要买下我的这些藏品,你可知今日已经过去,若是再买,这价格可就又翻了一倍。”

这人本就是洛阳本地的家族出身,身世不凡,家中更有高官坐于朝堂,自是出的起这些银钱,只是会痛上好一阵子罢了。

此人看了看四周,见周围同学都颔首,自是底气十足道:“当然,只要你有这对子的下联,若是上下不符,我等定不会放过于你!”

“行,那就请诸位品鉴。”

随着蔡侯纸渐渐展开,一行字显现而出。

正是下联。

连在一起便是“烟锁池塘柳,浪暖锦堤桃。”

“好好好!“

见此对子的众人皆是称道,无不拍手叫绝。

而在下方的众学子不由得掏出了银钱,向着上方走去。

看着手中的奇特植物,他们也只能在心中暗自安慰,试图说服自己。

卢植也不好意思,自然是买了这里最为贵重的几件。

等到这些东西都销售一空,王望瑾便想要离去。

这时,一人连忙追上问道:“你可是那桃花酿的题诗人?“

闻此言,众人齐齐将耳朵抬起,想要听听王望瑾的话语。

王望瑾闻此,笑着道:“花开花落随自然,你又为之奈何?“

“本就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言听此话,众人也都有所明悟,先前对王望瑾有所怀疑的人瞬间都感到羞愧,同时对王望瑾的文采感到惊愕。

而此时,卢植便想要邀请王望瑾一叙,毕竟如此有才之人不该沦落于此,竟干起了商贾之举。

王望瑾知道卢植是同蔡邕一般的老儒,他不愿意待在这听他唠叨,便笑着道:“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如此就先拜别了。“

随后,王望瑾一行人便踏上了回冀州的路途。

虽然王望瑾拒绝了卢植,但是众人并没有太过关注,反而很是在意这些诗词。

也是没过多久,大家便都散去。

而在酒楼之上的两人也十分回味这些诗句。

戏志才不由道:“真乃大才!“

“是极是极!“

说到这的两人同时开怀大笑,手中酒已然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