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田园诗和第三次直播预告

“若是此生能像他那般,纵情于山水之间,倒也不失为一种快意人生。”

“你想要这样的人生?山水固然美,但我倒是更希望能打败匈奴。”

“匈奴确实可恶,我也希望匈奴可以被打败,但这是两回事吧……”

“不过说起来,这个天幕草原能不能看到?”

“……我也不知道啊……”

这个问题在天幕出现之初当今天子就已经派人探过了。能看见天幕的边界刚好是疆域之内。一旦出了皇朝疆域,就看不到天幕了。当然,这样的设置防不住探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防住了敌对势力。

人们天马行空地议论着,心中不免产生了对孟浩然才华的钦佩和对山水生活的向往。

而在这两个时空中,孟浩然的诗歌如同一道桥梁,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人们的心灵紧紧相连。

远离喧嚣,寻找内心的宁静,是不少人钦羡的生活。但这样的生活,只是离他们足够远。也正是因为远,才让人向往。

【山水悠悠,恬静自然。孟浩然身在山水之间,但心依旧向往庙堂。有心报国,但最终只能是纵情山水,大概是诗人共同的特点,这既是他们的不幸,也是他们的幸。】

玉不识娓娓道来她对孟浩然一生的注解,紧接着就对此次的直播收了个尾。

【山水田园诗是我国唐代重要的诗歌流派,诗作多以田园生活、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东晋的陶渊明、南北朝的谢灵运、唐朝的孟浩然和王维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淡泊的情绪,诗词作品整体呈现出一幅色彩雅淡但意境幽深的画面。】

【而他们在写作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的能力,他们既能概括地描写或雄奇壮阔或绮丽秀美的景物,也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千姿百态,时常能够得到会心名句。当然,他们更是能够凭借自身对山水自然景色的锐敏和触动,巧妙地捕捉各种适合表现其生活情趣的形象,来构成独到的意境写作诗文。以上种种,使得他们的诗作呈现天然去雕饰又不失意蕴的自然动人,把六朝以后的山水田园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汉朝的人因为时间的限制对后世不了解,对提到的人都是一副不熟的样子。但唐朝对陶渊明和谢灵运还是见解颇多的。

“陶渊明和谢灵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