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于公于私,我都要让他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程艳冰跟沈毅回到办公室,她忍不住抱怨:“这个欧总监,一看就心里有鬼。说话吞吞吐吐的,肯定有问题。”

沈毅却显得异常冷静:“别急,明天就能见分晓了。如果他真的有问题,我们一定能找到证据。”

第二天一早,欧有权就将整理好的账目送到了纪委办公室。沈毅和程艳冰仔细地翻看着厚厚的一沓资料,眉头越皱越紧。

科技项目倒是对得上名字,但费用列入就有问题。

一个农机研发的科技项目,市政府财政补贴奖励300万元,却被用在了厂房空调改造上。

还有几个跟别的厂家合作共同研发的科技项目,技术和设备基本上都是江市机械厂提供的。江市机械厂是合同科技项目的研发主体,但到账的资金只有50%,另一半被资金发给了合作厂家。

程艳冰估计是觉得这份清单有水分,便拨打了一个电话,通过孔家的关系,拿到了

“果然有问题!”程艳冰指着其中一笔款项,语气激动,“你看,这笔款项明明是拨给厂里的,却最终被转到了一个私人账户上。过了1年后,再转回厂里。难道厂里还有贷款业务?”

“大概率是跟财务串通了,先把钱想赚取高额利息。”沈毅说。

“这好几笔钱金额都不少,加起来有2000万了,存在个人银行账户的话,按照4%的利率,一年有80万了。”程艳冰用计算器敲了敲。

加上银行那边的返利之类的,只多不少。”沈毅说。

“厂里领导不知道这件事?还有上级部门科工局、财政局这些部门呢?”程艳冰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厂长日理万机的,大概也就知道成功申报了某个科技项目,申报负责人不说,也不知道这个科技项目的进度,财务不说,也不知道这奖励补贴款打来多少,来了没有。”沈毅解释说。

“那就是说,这个骆建州跟财务某个人还有科工局那个人联合骗财政补贴。”陈艳冰总结说。

“现在想想,冯骏驰可能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而且这样的操作模式可能还不止一家。”沈毅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利用科技项目申报的漏洞,和一些企业勾结,中饱私囊。总算是抓到他隐藏的尾巴了。”

……

下班了,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沈毅伸了个懒腰,对程艳冰说:“下班了,我们先回市里,跟梁市长汇报一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