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惟敬登场:复杂局势下的谈判使者
祖承训战败的消息传回朝廷,整个朝廷都为之震惊。然而,此时明朝的精兵都在宁夏忙于平乱,其中包括了日后援朝的两任主帅李如松和麻贵。明朝一时间竟无兵可派,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兵部尚书只得让沈惟敬赶赴朝鲜,希望他能够通过谈判来拖延时间。(《万历三大征考》:士马刍粮征调未集,而大将军李如松甫平西夏未至,因谬借(沈)惟敬縻倭。)
沈惟敬此次前往朝鲜,肩负着多重任务。除了要拖延日军的行动之外,他还要刺探敌情。祖承训兵败的惨痛教训让明朝意识到,对敌人情报的无知是多么可怕,所以沈惟敬必须要尽可能地收集日军的情报。另外,祖承训的失败也让朝鲜人信心动摇,如果朝鲜人感觉复国无望,转而投奔日本人,为虎作伥,那么整个局面将会变得更加糟糕。因此,沈惟敬此行还要设法坚定朝鲜人的信心,让他们继续与明朝站在同一战线。
八月十七日,沈惟敬踏入了朝鲜的土地,在鸭绿江畔见到了朝鲜国王李昖。李昖一见到沈惟敬,又拿出了之前忽悠祖承训的那一套说辞,声称日本其实没有多少兵力,大明朝上次战败只是因为大意,这次只要明朝派来个 6、7000 人,就可以轻松剿灭倭寇。
可沈惟敬可不是祖承训那样的愣头青,他在底层摸爬滚打了三十年,见过形形色色的骗子,李昖的这套把戏在他眼里不过是用利益诱人这种基本骗术的变种罢了。沈惟敬对李昖这种不入流的骗术嗤之以鼻,他当即展开了反“忽悠”。他神色严肃地声称明朝已经准备了七十万大军,此刻正在枕戈待旦,随时准备跨过鸭绿江。
随后,沈惟敬开始了他的“训孙子”模式,他严厉斥责李昖:“尔国以礼仪之邦,不知兵法,故如是强请也!”沈惟敬接着说道,你们朝鲜人打仗实在是太差劲了,根本不懂兵法,用兵自古以来就是一件凶险万分的事情,怎么能如此草率行事呢?一个月前还只是市井“混混”的沈惟敬,此刻却趾高气昂,他的这番话让李昖唯唯诺诺,不敢有丝毫反驳。
试想一下,如果是你被派去朝鲜跟对方谈判,你有这样的气概吗?你敢像沈惟敬这样呵斥对方吗?
据史料记载,沈惟敬有着一种仙风道骨的形象。他接着便开始讲述自己年少时跟随胡宗宪杀倭寇的英勇事迹。他声称自己曾与戚继光并肩作战,而且几乎与戚继光有着同等的地位,还讲述了《纪效新书》成书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之后,为了让朝鲜人相信自己了解日本人,他甚至编造出自己曾不幸被倭寇俘虏并被带回日本的经历。他吹嘘自己在日本非常受欢迎,日本人对他的勇猛善战佩服得五体投地,还给他找了个日本老婆,并且有了孩子。(“曾陷倭中,娶倭女生子,勇健为其所服。”史料出自朝鲜人李汝馪写的《炊沙集》)他还说自己在日本混得风生水起,与丰臣秀吉还有侵朝军先锋、对马岛岛主宗义智都是知己,只要自己出面,日本人肯定会给自己面子。(出自《朝鲜宣宗实录》)
临走之时,沈惟敬还不忘恐吓朝鲜国王一番。他说祖承训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败,向万历皇帝说是因为朝鲜人与倭寇勾结,才导致明军战败。现在朝鲜人只能依靠他帮忙辩解,所以最好老老实实听话。沈惟敬的这一番忽悠,把朝鲜国王弄得晕头转向,对他的话深信不疑。这次谈话对李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他便让手下大臣去明朝寻找《纪效新书》,不久就紧急以《纪效新书》为指南,请戚家军出来的老兵帮助朝鲜人打造“中国训练师”。这当然是后话了。
忽悠完朝鲜君臣后,沈惟敬只带了几个随从,便准备前往平壤去忽悠日本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惟敬与日军谈判:惊人的反转与停战协议
日本人在朝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朝鲜文臣之首柳成龙深知沈惟敬此行凶险异常,苦劝他不要前往。但沈惟敬却不以为意,他提前通知了日军后,第二天便轻车简从地进入了日军的营寨。
根据当时人们的记载,为了给沈惟敬一个下马威,丰臣秀吉的心腹、日军在平壤的首领小西行长可谓是“盛陈兵威”,营中剑戟如林,寒光如雪。当沈惟敬走进营地时,那些倭寇们立刻如恶狼般围了上来。然而,沈惟敬却面无惧色,大摇大摆地向着小西行长走去。在营地外面焦急等待的柳成龙看到倭寇们气势汹汹的样子,心想这下完了,这个明朝特使估计马上就要性命不保。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柳成龙大跌眼镜,他在日后的回忆录中写道:“日暮,惟敬还,倭众送之甚恭。”更令人惊讶的是,沈惟敬还带来了一个对朝鲜极为有利的消息:双方将停战五十日!沈惟敬就这样圆满地完成了明朝交给他的拖延日军的任务。
第二天,小西行长还特意派人送来一封信,信中对沈惟敬的赞扬之情溢于言表。他敬称沈惟敬为“大人”,称赞道:“大人在白刃中颜色不变,虽日本无以加也。”读了信后,沈惟敬却谦虚地对旁边人说,自己这不算什么,我国在唐朝时有个叫郭子仪的将军,一个人就能让回纥退军,自己最多就算是郭子仪第二吧!
那么,沈惟敬究竟有何魅力,能让小西行长如此心悦诚服呢?其实,关键并不在于沈惟敬自身的魅力,如果他早来一个月,恐怕只会被日军杀了祭旗。小西行长愿意跟沈惟敬谈判,根本原因在于日军的后勤出现了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