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悟空谈判风云

丰臣秀吉在日军出征前,号称最终目标是明朝,但仅仅过去了四个月,日本人就发现十几万规模的跨海远征对他们的后勤能力是一个近乎无法完成的挑战。首先,日本虽是岛国,但其水军力量十分落后,无法消灭掉朝鲜李舜臣领导的水军,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安全的海上补给线,更无法通过黄海为军队输送足够的给养。其次,朝鲜军队虽然在正面战场上一触即溃,但朝鲜民众却自发地组成了一股股义军,在日军的后方展开了顽强的抵抗,不断地威胁着日军的补给和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不用和明朝打仗,安稳地占领朝鲜,然后慢慢消化这片土地,对日军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利好。但小西行长并不清楚此时明朝的态度,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沈惟敬主动找上门来。

沈惟敬在面对利刃环绕的危险处境时,丝毫不惧,一见面就开始斥责日本。小西行长辩解称是因为朝鲜不让日本的进贡使者通过,日本是为了朝觐大明,争取通商机会,才不得已进攻朝鲜。沈惟敬心里很清楚对方是在胡搅蛮缠,但他又不能和小西行长当场翻脸。

接下来,沈惟敬的话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朝鲜的一半自古以来属于中国,早在汉朝时就是我们的!”(汉武帝攻灭卫满朝鲜,分其地为四郡)“如今你们所在的平壤,就是我们的领土!你们要让给明朝。”沈惟敬接着说道。

沈惟敬这显然是在用一种更加胡搅蛮缠的方式回应小西行长。他难道真的以为日本没有负责情报收集工作的人吗?更何况日本从唐朝就开始派遣唐使,对朝鲜的历史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但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沈惟敬的这番胡搅蛮缠却让小西行长大喜过望。小西行长是个生意人出身,从他的角度来看,他认为如果能够与明朝共同瓜分朝鲜,那么日本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这片土地。而沈惟敬说这句话隐含的意思在他看来就是,大明同意跟日本一起平分朝鲜,之后双方一起镇压朝鲜的反抗者,再一起做生意。在他看来,明朝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平分朝鲜,这对明朝来说是得利最多的方式。所以,当沈惟敬这句话一出口,小西行长就觉得朝鲜的事情有了转机。

之后,沈惟敬提出双方停战 50 日,待他回去禀报皇帝后,双方再正式缔约。小西行长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他还表示会严厉约束手下的士卒,不破坏朝鲜半岛的和平大局。

接下来,沈惟敬表现得更加强势,这样才能让对方更加相信他的话。他声色俱厉地恐吓日军,只要他们再敢进军,那就相当于攻击明朝的土地,因为朝鲜半岛上包括平壤在内的一半是明朝的。小西行长赶忙应承下来,称日军绝不往北再踏入半步。

沈惟敬在此次谈判中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当他说出“朝鲜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这句话时,其实就已经摸清了日本人的想法。

(沈)惟敬谓行长等:“此乃天朝地方,尔等可退屯,以待天朝后命。”行长示以地图曰:“此明是朝鲜地。”惟敬谓:“常时迎诏于此,故有许多宫室。虽是朝鲜地,乃上国界不可留此。”行长请待更报退去。惟敬约以往还间五十日为期日,其间倭众毋得出平壤西北十里外,朝鲜兵亦不得入十里内,乃立木为禁标而还。

朝鲜的反应与后续风波

事后,朝鲜的百官得知了谈判的过程,尤其是听到双方竟然在约定平分朝鲜,都吓得胆战心惊。为了破坏这个和议,朝鲜这时候也顾不上自己能不能打得过日军了,竟然主动出击,攻击那些出城砍柴取水的日本兵。沈惟敬得知后,对朝鲜人痛斥了一番。

虽然沈惟敬向朝鲜人解释自己只是为了稳住日本人,但朝鲜人还是对他产生了深深的质疑,纷纷指责他出卖了朝鲜。朝鲜国王甚至将自己心爱的马“千里独骑”送给沈惟敬,让他赶快离开朝鲜,回国去搬救兵。而此时,悟空的出现或许能为这复杂的局势带来新的变数,他与沈惟敬、丰臣秀吉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在这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一切都充满了未知。

话说悟空自与丰臣秀吉一战之后,深知此人野心勃勃,若不加以制衡,必将后患无穷。他与沈惟敬相遇后,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前往朝鲜,与丰臣秀吉展开谈判。

当他们来到朝鲜,这里的战火已经将大地灼烧得满目疮痍。悟空的出现让沈惟敬信心倍增,他们马不停蹄地前往与丰臣秀吉约定的谈判地点。一路上,悟空敏锐地察觉到周围隐藏的危机,那些日本的眼线似乎在窥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谈判当日,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断裂的弓弦